新闻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

市住建局 | 让德州百姓住上“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责任编辑:佚名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5日 浏览:

市住建局 | 让德州百姓住上“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640.jpg

  8月24日,我市召开“民生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哈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陈新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科科长苏伟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生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640 (1).jpg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牢记初心使命、践行群众路线、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让人民住上“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不断加强住房保障

近80万群众“出棚上楼”


  我市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将其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2万套,总投资约1075亿元,近80万群众“出棚上楼”,改善了居住条件,圆了多年安居梦想。今年,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1181套,开工率82.85%;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建成14760套,完成率196.8%;完成投资54.56亿元。近期,省住建厅印发通报,对我市棚改开工、完成投资等工作进行表扬。

  在改造模式上,坚持城市更新“留改拆”并举,建立“腾空一段、建设一块、安置一片”的滚动改造模式。比如,德城区堤岭棚改项目结合岔河两岸片区城市更新、陵城区芦坊棚改项目结合西南片区城市更新,采取“先建后拆”模式,利用现有储备土地,在配套成熟的地块集中建设安置住房,改变了“先拆后建人等房”传统棚户区改造模式,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棚改的积极性,有效加快了棚改安置进度。在项目推进上,市住建局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将棚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事项,对存在问题隐患的项目早预警、早处理,以严肃的工作作风、严格的工作标准、严实的倒逼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周调度、月督查、季排名、年考核”方式大力推进,全市棚改工作呈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在确保群众满意上,市住建局推广“先验房后交房”。夏津县在棚改项目验收阶段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每户必验,组织安置群众代表同建设单位一同进行房屋验收,赢得群众的认可。市住建局将这一做法在全市转发推广。


改造老旧小区上千个

改造进度位居全省首位


  我市自2016年在中心城区率先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到2022年底,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96个,改造户数13.35万户。今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36个,目前已全部进场开工,75个小区已完工,完工率55.1%;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投资完成比例81.5%,改造进度位居全省首位。


  一是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指导。印发了《德州市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成立以20个市直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明确分工,协调联动。二是统筹协调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工作调度机制,紧扣年度改造计划,每周调度进展情况,每月对全市工作进行通报,不定期赴现场督导检查,持续跟踪问效,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三是因地制宜丰富改造内容。根据每个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具体需求,将改造内容划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对于基础类改造,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对小区内失修失管严重、配套不完善设施进行一次性彻底改造,避免短期内反复改造、多次扰民。对于完善类、提升类改造,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引导小区群众出资共同改造老旧小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探索“财政引导、市场参与、金融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


全面强化物业管理服务

擦亮“红色物业·幸福德州”品牌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住建局强化“四个举措”,擦亮“红色物业·幸福德州”品牌,着力以高质量物业服务助力高品质幸福家园建设。

  一是开展专项活动提形象。今年组织开展“物业服务大提升、温馨和美迎新春”“满意3·15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等活动26个,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2.4万次,解决群众诉求2729个,成功创建全省“共建美好家园”活动重点城市。比如,在德城区岔河小区,诚建物业公司组建红色爱心服务队,在小区内开设便民服务活动,得到广泛好评。二是实行“四色”评价优服务。每季度对物业服务项目进行“红蓝黄黑”综合评价,居民评分占比不少于50%。累计发布“四色”榜单6期,下发整改通知455份,通报黑榜企业106个次,清退物业企业6家,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解难题。开办“物业直通车”栏目,每周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在线解答、跟踪办理,今年已举办19期。在德州晚报开设“物业零距离”专栏,宣传解答物业政策,已开办10期。四是多渠道引进物业企业补短板。全市实行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小区占比91%。推广社区领办物业企业、国有物业企业兜底、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等经验做法,解决了643个小区“脱管失管”难题。乐陵市实行“国企兜底、划片管理”,2家国有物业接管“三无”小区26个。


累计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22部,在建101部,位列全省前列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越发显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居民出行的“第一步”和回家的“最后一步”,市住建局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重点围绕政策体系构建、推进机制夯实、服务能效提升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持续用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高位推动,注入加装电梯强大动能。积极推动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决策范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连续2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并列为市级重点督导事项。二是高效推进,加快加装电梯项目落实。构建“四级联动”推进机制,明确部门、街道、社区、业主职责,形成市级指导、县级推进、街道落实、居民实施的“四级联动”机制。构建“周调度、季督导”推进机制,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纳入全市住建系统“30+N”重点任务,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培训会等,周调度、季督导,通报县市区主管部门,抄送县市区党委、政府。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22部,其中今年已加装153部,在建101部,位列全省前列。三是高频宣传,着力营造加装电梯良好氛围。线上宣传加力,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网站开辟专栏,宣传加装电梯工作。依托融媒体平台、网络,大力宣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条件、程序、政策等内容以及群众感受,形成了立体传播态势。线下宣传入户,组织街办、社区、物业企业印制宣传资料,在各小区公示栏、单元门口等显著位置进行张贴。利用摸排走访的机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有关政策,耐心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极大促进了群众加装电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项宣传精准,多个县市区组织召开加装电梯企业推介会,通过政府搭台,架起了群众与加装电梯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精准对接。


答记者问


  近期省住建厅对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通报表扬,请问市住建局在实施推进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做法?


640 (2).jpg


  苏伟:在具体工作推进中,重点做好“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17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推进专班。开通了棚改项目 “绿色通道”,手续办理优先安排,实行并联审批、跟踪服务,对棚改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强化项目储备。建立了棚改项目储备库,对入库项目提前开展征收拆迁、手续办理等工作。将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计划下达后能马上开工的项目优先列入全省棚改计划,做到项目条件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新开工项目能够尽早开工、及时交付。例如,在制定2023年棚改计划时,市工作专班去年四季度即召开联席会议对入库项目进行筛选,将已制定拆迁安置方案、资金来源有保障、完成拆迁的13个项目列入2023年度计划,共涉及13496套安置住房,改造量位于全省第二,其中,临邑县、武城县2074套安置住房已于去年提前开工,切实做到项目早立项、早征收、早开工。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对棚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做到“一项目一方案”,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2023年全市争取棚改资金36亿元,其中,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1.9亿元;棚改专项债券34.1亿元。同时,开拓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政企合作、打包出让、土地置换、EPC等形式,引进中建、中铁等央企参与棚改项目建设,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四是强化群众观念。在征收补偿环节,项目征收前,市住建局对征收区域的规划方案、房屋征收方案等事项进行公示,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的意愿,进行合理补偿。例如天衢新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实行每人40㎡、两代人再加40㎡的安置补偿标准,基本实现了“一院换两房”。在交付办证环节,不断探索棚改安置房办证新思路、新方法,在全市推广武城县的“交房即领证”经验,安置房选房期间由多个部门现场联合办公、现场选房和发放不动产权证书,真正实现了安置户住权和产权的同步,实实在在免除了安置群众办证慢、办证难的后顾之忧,国家、省级媒体也对我市这一做法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


  老旧小区一般都没有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我市是如何破解改造后“一年改、两年新、三年回到老样子”难题的?


640 (3).jpg

  陈新林:老旧小区既要改好,更要管好。市住建局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前,我们就将落实物业管理模式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改造清单。在改造过程中,倡导“共同缔造”理念,采取“协商议事”方式,让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前、改中、改后全过程。尤其在老旧小区改造后期阶段,政府角色逐步退出,在党建引领下,街办社区、物管公司、街坊代表、全体业主的多方协作将日渐成为贴合实际的小区治理模式。改造后,指导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的作用,结合“齐鲁红色物业建设”“德州红色幸福德州”,对老旧小区实施分类管理,通过市场化方式、国有企业兜底方式、原产权单位代管方式及社区居委会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全覆盖,实现“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良好效果。比如,列入今年年度改造计划的136个小区中,已成立小区党组织的103个,组建小区业委会的90个,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56个,其他实施了简易化物业管理,全部实现物业服务覆盖。


  据了解,我市加装电梯工作曾多次被省住建厅表扬点赞,也曾多次被国家级媒体报道,请问市住建局是如何推进实施的?


  陈新林: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中,创新实施了“七个一”工程。

  一是配套完善“一系列政策”体系。出台了《德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试行)》,成为省内较早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规范加装电梯工作的城市。2022年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降低启动门槛。制定了《德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手续办理指南》,明确了各项手续的办理部门、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及配套表格,绘制了加装电梯流程图,提供了加装电梯协议书(参考样本)。

  二是组织开展加装电梯“一次摸底”。对全市规划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非单一产权的既有多层(四层及以上)住宅小区、楼栋和楼栋单元加装电梯的相关情况进行摸排,采取“一单元一档案”方式,评估加装电梯客观条件,得出初步结论,夯实工作基础。

  三是探索集中成片加装电梯“一项试点”。选择群众基础好、加装意愿强、条件比较成熟小区开展集中成片加装电梯试点。目前已有宁津盛西家园、东方家园,夏津住建局家属院,庆云光明公寓,乐陵电业新村、园丁小区等一批小区通过集中连片方式加装了电梯。

  四是推动加装电梯“一窗服务”。在所有政务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设立加装电梯专窗。将加装电梯各环节受理窗口电话、地址及街道(乡镇)、社区加装电梯帮扶人员咨询电话、地址向社会公布,畅通对接渠道。

  五是建立“协、调、诉”的纠纷化解“一整套机制”。“协”是指业主有异议的,首先由加装电梯实施主体及委托代理人主动与利益受损业主进行协商,妥善处理好邻里关系。“调”是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村)委会搭建社区协商平台,寻求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尽力促成业主达成共识。“诉”是指业主认为因加装电梯侵犯其所有权、相邻权等民事权益,经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引导其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

  六是拓展资金筹集“一揽子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业主协商分摊一部分、财政补贴支持一部分、渠道拓宽解决一部分。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每部财政补贴10万元,其他县(市)也参照制定了具体财政补贴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允许房屋所有权人及其配偶按相关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出资加装电梯。

  七是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一盘棋推进”。在老旧小区改造摸底和征求民意时,同步做好居民加装电梯意愿征询。对于有加装电梯意愿,但近期无法实施改造的楼栋,在老旧小区改造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电力扩容、管线迁移等,合理安排市政管线,预留电梯安装位置。


上一篇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三部门明确
下一篇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怎么调?多家银行解读十大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