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在2021中国城市更新创新发展(深圳)峰会上做题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核心要义》演讲。他提出,我们现在探索很多更新之路,唯独忘却了中国几千年的人居环境和策略。要确立一种对城市更加正确、更加全面的认知,把城市当成一个有机生命力来对待,加快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开展生态修复和社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现在谈城市更新和以往的学术概念有所不同,内涵更加丰富。“三旧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种,但不能反过来说城市更新是“三旧改造”。中央文件谈的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含义。
我今天和大家的交流分为三个要点:一是实施城市更新的背景;二是当前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意义;三是目标和任务。
第一、实施城市更新的背景
五中全会筹办期间王蒙徽部长写了一个报告,报告题目是《关于“十四五”时期将“城市提质增效”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建议》。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城市更新有一个新的战略,他的建议是要“提质增效”。
(一)我国的城市水平已结突破60%,从以农业人口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人口为主,城市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
(二)城市变得更加重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扩大内需的主战场。
(三)提质增效是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
(四)城市提质增效对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城市提质增效有效衔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完整的国家空间发展战略体系。
这个建议的具体举措有五个方面:一是完善城市化战略;二是推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三是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四是加快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住房制度;五是加快推进“新城建”。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热议城市更新,我们怎么来看问题?要有一个高度和视角。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问他儿子,推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王子说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国王说你能当王子但当不了国王。王子问国王看到了什么?国王说,我看到了万里江山。
什么是城市?它是文明的结晶,是美好的家园,它不等于楼盘。子孙后代回首看我们的城市,怎么看待我们这一代人?
相信大家应该去过佛罗伦萨,这就是经典。文艺复兴时代追求的是个性、人性、灵性、诗性,所以到今天它还有生命力。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经典的才是永恒的,时髦的就是“短命”的。我们要不要对城市有一些基本的底线约束和方向导引呢?这些都是城市更新中需要思考的。
我们现在探索很多城市更新之路,唯独忘却了中国几千年的人居环境和策略。要确立一种对城市更加正确、更加全面的认知,把城市当成一个有机生命力来对待。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那时候的城市营建与艺术、文化是合一的。现在我们的很多城市没有被当成一个有机体来对待,每个局部也许不错,但是整体这个城市却重病缠身。
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系统观念”。一个城市如果不坚持系统的观念、思维、谋划,就会被肢解,这是未来城市营建中要关注的。
全面认知我们的城市,而不能片面地把握城市。要注意“五个性”:一是城市的重要性;二是城市的复杂性;三是城市的包容性;四是城市的生长性;五是城市的多样性。
第二、当前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意义
王蒙徽部长在解读城市更新行动时提到了,这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是关注布局的调整,品质的提升。
城市更新行动第二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城市是一个投资的好战场。投资不能乱投,要根据需求来,要激活这个城市。
分享一个小案例万科做的,成都一个河边的老区,通过更新的思路,政府主导市场主体,通过环境改善、产业植入、业态提升、环境艺术引入等等,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消费新热点,其他城市的年轻人在节假日都打飞的去体验。万科这个项目接近城市更新的本质,带动了这个地方的消费。
这是成都第二个案例音乐坊。过去都喜欢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文化地标项目,现在把文化设施溶解到社区中,和社区的日常生活发生互动。成都就做了这个,建音乐厅并不是要选一个大地方,成为大标志,而是选择一个最有用的。选在成都音乐学院边上,两边都是大学生,现在这个音乐厅的使用率很高。六车道把中间车道改成了步行街,这个地方的音乐氛围就有了。我建议节假日把另外两个车道封起来,直接变成步行区,这里成为音乐族的追梦天堂。活力有了,产业也有了。
这是天津的文化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都堆在一起,非常漂亮。
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的城市开发建设绕不开房地产,房地产的核心是以土地增值为核心。土地增值卖地,以融资为手段,以最终的商品房来投资。进入到存量更新时代不能沿用原来的模式,怎样通过更新,让既有空间价值得到提升?怎样推动城市运营、增值服务来支撑?它和过去相比投入大、周期长、回报低,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创新和探索。
通过更新能解决老百姓关注的短板、弱项,让大家的生活得到更好地提高。
三、目标和任务
城市更新是国家、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
具体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一) 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过去摊大饼的扩展,城市先天有缺陷,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来进行完善。涉及到国家尺度、城市群尺度和都市圈尺度,现在要更加关注都市圈这个城市。
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相比,我国的都市圈发育不行,要素人口全部集中在主城区,主城区又高又密,到10公里外立马就下去了。国外是中心区的密度没有这么高,10公里外没这么低,是按照组织区来生产、生活。
我们要有序集聚、有机疏散,疏散到外围城市,让核心和边缘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渐一体化来推动城市更大的发展。这里面有很多制度性的障碍需要突破和改革。
城市自身也要借助更新让布局更加优化。换句话说,摊大饼式的发展不安全,我们应该保留一些绿色的廊道贯通。现在推动组团式发展,更加安全和有利。当城市主城区太大,中间要有生态综合,绿道是连续的,有多重功能(生态、休闲、旅游),并且绿色可以作为新时代发展的引擎。
(二) 修复生态和完善功能
徐州通过生态修复为人居城市环境的提升、对激活新兴产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最近南京第11届园博会开幕,也是选择了一个100多年的水泥厂旧址,通过举办园博会的形式对其进行修复,但不止步于生态修复。修复之后还要成为花园,同时要成为一个乐园,把它作为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来谋划,同时要让它成为家园。花园、乐园、家园、公园,“四园融合”,发展会更加可持续。
(三)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成都的宽窄巷子建筑格局在北方很难看到,历史价值很大,但是更新的策略把握到关键,肌理不变、尺度不变、质感不变,使得一脉相承的样本留存下来,能够保留原有丰富、生动的市井生活气息,延续原来的传统,更重要是在三维一体的运营方面,只租不卖,保证业态的不断升级,始终充满了活力。
更新时代离开了运营的策略不容易长期、持续。所以它的一些运营经验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当然业态的复合是关键,不断地引入新生活形态的互动和要件。
再如,南京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真正触摸到更新的实质,要多看、多学、多思考。南京选择一个最难的就是以居住为主的社区,和居民打交道是困难的,经过艰苦的努力很成功。
政府牵头,由政府来运,居民参与,专业团队做工作,挨家挨户去谈,把它的风貌延续下来,把历史记忆在墙体、房子、结构中留存下来。到了这个地方大家会感觉所谓的“乡愁”是留下来了。
其中,有座老房子是主人传给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已经退休了,当政府说要租过来通过更新之后作为新的业态出租,三兄弟讨论意见不一致,说不让租,要保留自我,所以这个房子没有参加到更新中。这个房子一般,但是房子家里有一个花园是封闭的,所以政府和企业就找他沟通说院子不错,但是这个院子两棵树,一棵是枇杷,一棵是石榴,建议他把围墙打开把院子共享。我当时问他这个院子是自己的,还愿意免费把封闭的院子打开给大家共享?他说自己和老伴已经一起在这老房子度过了60多年,现在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开朗得不行,见到人就聊天。这就是我们需要共同缔造达到的目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永兴有一个案例,一个衰败的老县城,我们把这个县城的历史文化归纳出来,把它运用到空间的质补、活力提升以及山水的和谐。研究之后去年开始按照这个方式修缮、更新,小处入手,这是当时一期设想的。更新有一条就是要从过去的“拆改留”倒过来变成“留改拆”,能留尽量留。这里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没有人,现在已经有人了,自发的活动开始了,街头演出、花艺、生活美学流行起来了。
(四) 社区建设,社区非常重要
疫情过后世界各国都把国家治理的重心开始下移到社区,社区才是应对各种变化的避风港,社区的环境、设施、服务都变得比过去更加重要。社区可以创建活动让大家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上海的“创智农园”活动就搞得很成功,社区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五)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政务平台、车联网和智慧物业,各房地产企业逐渐转向更好的运营商、服务商。龙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住建部比较支持。智慧社区走向未来的数字家庭,利用资源优势整合上下游企业的力量,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老旧小区改造
它是城市更新当中一项内容,但不是全部。
(七)安全、防洪排涝。
中央领导有指示,经过“十四五”期间,让城市的防洪排涝取得阶段性的成就,把全域海绵综合起来考虑。我们考虑的两个基础方向一个是生态化、自然化,让生态多做功,向智能化转变。这一块福州做得不错,福州联排联调,和水相关的5个部门整合起来,把治水的问题解决了。
(八)推进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中国国情,70%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选择在县城安家,县城的基础设施要补,提高支撑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的乡村让县城的带领下走向现代化。